試驗研究了出產母豬妊娠后期采食量(1.8、2.3、2.8、3.3kg/d)對仔豬初生重和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。推薦閱讀:在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糧中添加啤酒糟和胡蘿卜渣對犬消化特性、糞便菌群和糞尿代謝產物的影響
試驗總計選用977頭初產母豬,從妊娠90天開始至分娩,飼喂同一種玉米豆粕型日糧,日糧含3.29Mcal/kg代謝能、0.64%SID賴氨酸。妊娠90天、112天、分娩、斷奶時對母豬稱重。出生后12小時內對所有仔豬(活仔和死產)稱重。對群體中245頭母豬記錄初乳產量、妊娠期采食量和仔豬生長速度。數據經過一般線性混合模型進行統計分析。
不出所料,不同處理組母豬妊娠第112天體增重差異顯著(P < 0.001),3.3kg采食量組體增重最高。隨著妊娠末期飼料采食量的提高,妊娠112天至斷奶期間,體重、體況評分、背膘厚和卡鉗單位1也隨之提高(P < 0.001)。不同處理組之間,總產仔數、木乃伊數、總產活仔數、死產數以及窩內仔豬體重變異系數沒有顯著差異(P > 0.05)。采食量與總產活仔數、仔豬出生均重和窩重間有差異顯著的趨勢(二次線性,P= 0.079、0.083、0.059)。采食量較低組母豬死產仔豬比重相對較低。隨著采食量的提高,初乳產量線性下降(P<0.05)。不同處理間仔豬體重、窩重和仔豬斷奶存活率沒有顯著差異(P > 0.05)。隨著妊娠末期采食量的提高,哺乳期采食量顯著下降(P<0.05)。不同處理對母豬下一繁殖周期的性能(分娩率、母豬淘汰率、總產仔數、產活仔數、木乃伊數)無顯著影響(P > 0.05)。
總之,妊娠末期(第90天至分娩)采食量的增加會提高母體增重和死產率,但是降低了初乳產量和哺乳期采食量。2.3kg/d采食量組仔豬初生重略微提高。但是,這并不會影響到下一繁殖周期的生產性能。